查看原文
其他

假如西南联大教授们也有朋友圈...真·freestyle!

2018-02-03 四川共青团



作为一个时代的传奇

西南联大仅仅存在了八年

学生不过三千余人

但他们当中却走出了:



这么多天才聚集在一起

除了刻苦治学

也诞生了许多好玩的事

今天,就带大家看看

《文豪朋友圈》

80年前这群创造了世界奇迹的中国人

在西南联大的爆笑日常


/ 1946年5月 西南联大中文系全体师生在教室前合影 /



春城昆明美好的一天开始了

西南联大的同学们吃早饭时刷朋友圈

他们惊奇地发现

清华校长梅贻琦带头干起了微商



团团菌小课堂


① 当时西南联大物资极其匮乏,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一家生活也十分艰苦,五个子女都在求学读书,夫人韩咏华没有工作,全家仅靠梅贻琦微薄的薪金来勉强糊口。不过贫穷并没有限制他们的想象力,韩咏华与其他教授夫人合作,做出一种江浙式的米粉碗糕来卖,名曰「定胜糕」,取抗战一定胜利之意,可以说是很会玩梗了。


② 评论中的张伯苓是南开校长,蒋梦麟是北大校长,当时三校联合办学,校长也是轮流制,由于梅贻琦处事公平、众人服气,张蒋二人主动退让,梅成为事实上的校长。


③ 当时联大教授们靠工资根本养不活自己,清高如闻一多也不得不挂牌治印,给人刻章来补贴家用,校内一众大V教授都帮着发传单吆喝,也是奇景,还有你们关心的爱吃橘子的朱自清,已经和金岳霖一起开始自己种菜了吧。


④ 梅贻琦的口头禅是:大概或者也许是,恐怕仿佛不见得。可以说是很佛系了。



校长卖糕,画风清奇

其实西南联大校舍里

每天都有怪事发生

昆明多雨,新建的校舍屋顶总是漏

经常上着上着课

教室里就大珠小珠落玉盘



面对这种扎心的情况

联大经济系教授陈岱孙先生的处理方法

可以说是很佛系了



团团菌小课堂

① 《无问西东》里有一幕「上课听雨」的镜头,其实是当时西南联大经济系颜值担当陈岱孙教授的梗,这枚理财达人对数字和时间很敏感,每次下课铃响,他的课刚好也讲完,可遇上大雨就没辙了,只好停下来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「停课赏雨」。之后搁笔坐下,任雨水打湿肩膀,袖手凝神,物我两忘~


② 刘文典是西南联大的网红教授之一,hin有个性,当时在国文系念书的汪曾祺回忆道「先生讲了一年《庄子》,我只记住开头一句:《庄子》。嘿,我是不懂的喽,也没有人懂!他讲课是东拉西扯,有时扯到和庄子毫不相干的事。倒是有些骂人的话,留给我的印象颇深。」


③ 另一位网红教授陈寅恪上课从不带书,他有个「四不讲」法则:不讲前人讲过的,不讲近人讲过的,不讲外国人讲过的,不讲自己过去讲过的——那讲啥呢?只讲没人讲过的,可以说是很酷了。


④ 历史系教授雷海宗也是个不备课的,下课铃响,讲到哪算哪,自己也不记得、每次上课都要先问学生:「我上次讲到哪里了?」有个女生笔记记得最详细,雷先生有一次问她,她说:「你上次最后说:现在有空袭警报,我们下课。」雷海宗默然,应该是扎心了。


⑤ 后世的网红、当时的屌丝沈从文上课画风也很清奇,他讲东西毫无系统,天马行空,普通话又烂,听起来很费劲,学生们渐渐都不来上课了。沈从文考试时只好任由学生去写,爱写什么就写什么。


都说文人相轻

在哈佛耶鲁高材生云集的联大教授群里

只有小学文凭的沈从文

经常位于“鄙视链的最底端

可是他自己对此似乎没有感觉

(这是得有多迟钝)



这天,正上着课

空袭警报忽然响了

西南联大的师生们立刻启动逃跑模式



团团君小课堂


① 联大师生的课除了会被雨打断,更常会被敌机轰炸打断。为断绝中华文化,日军以联大为主要攻击目标,「跑警报」就成了师生们的家常便饭。


② 某日空袭警报响起,联大师生们争先恐后到处跑,国文系教授刘文典跑了一半,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体弱多病行动不便,赶紧率领几个学生到陈的寓所搀扶。学生也要搀刘,刘不让,大声叫嚷:「保存国粹要紧!保存国粹要紧!」让学生搀扶陈先走。


重点来了,沈从文此时碰巧路过,刘文典一看他也跑,就对同行的学生说:「陈寅恪跑警报是为了保存国粹,我刘某人跑是为了庄子,你们跑是为了未来,沈从文他跑什么跑?」


③ 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是标准白富美,在四姐妹中排行老三,大姐张元和嫁了昆曲名角顾传玠,二姐张允和嫁给了语言学家周有光,小妹张充和嫁了耶鲁大学著名汉学家傅汉思,一家子人生赢家。


④ 被称为「中国最后的士大夫」的汪曾祺当时在西南联大国文系念书,「人设是别人家的孩子」,天赋异禀但不爱用功,经常逃课泡茶馆,但老师们都很喜欢他。


#刘文典diss沈从文#这个TAG

常年占据西南联大校内八卦热搜榜头名

除了「跑警报」的轶事

还有著名的「评教授」事件

这回刘大才子直接发了朋友圈

至于他有没有分组屏蔽沈从文

我们就不得而知了




作为章太炎的入门子弟、学贯中西的学霸

刘文典为人狂傲

不把沈从文这种半路出家的歪才放在眼里

其实,这都是校长梅贻琦的锅



谁叫他思想开明、不以文凭取人

经常力排众议破格录取有才之人

被他选中的非主流教授

还有仅仅28岁的数学天才华罗庚

正好,我们可以来围观下

西南联大理科生们的画风




团团菌小课堂

①华罗庚是小学楼道海报名人四大天王之一,年轻时也是究极学霸,他出身穷苦,只有初中文凭,但20岁出头就写出多篇震撼学界的论文,获得去剑桥学习的机会,回国后被清华聘为教授,堪称励志偶像。


②另一位数学大师陈省身的履历更逆天,他比华罗庚还小一岁,走的是高富帅学霸路线,是中国首位数学硕士生,25岁拿到德国汉堡大学数学博士学位,26岁就当了清华教授,看来梅贻琦重用小鲜肉的政策早有先例......


③杨振宁和李政道当时都在西南联大物理系读书,上面刘文典朋友圈回复里自曝扮乞丐捡菜的吴大猷是他们的导师。杨李二人毕业后,经由吴大猷推荐去芝加哥大学深造,十年后两人在美国获得诺奖,杨33岁,李31岁······这不是天才和超人是什么???


看完上述才子学霸们的经历

团团菌的膝盖已经跪穿了

同样是人

学习差别咋就那么大呢!



话说回来

西南联大的先生们

在又穷苦又危险的条件下

究竟是用什么教育方法

培养出这么多优秀学生的呢?



中文系教授闻一多

特地发了条朋友圈

和同事们探讨传道授业的新玩法



团团菌小课堂

① 汪曾祺在 《 西南联大的中文系 》 里回忆 : 「 闻一多先生上课抽烟 , 上他课的学生也抽。他讲唐诗 , 不蹈袭前人一语 。 讲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 , 特别讲到点画派 。 中国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唐诗的,闻先生当为第一人 。 」


② 抗战爆发后 , 闻一多蓄须明志 , 他说 : 「 赶不走日本人 , 我就不剃胡子 , 看它能够长多长 ! 」 八年过去了 , 他胸前黑须盈尺 ,虽等来了战争胜利却没有等来回北平的那一天。


③ 声韵学教授罗常培很爱才,曾写亲笔信推荐穷学生来联大读书 ,介绍信上写 : 「...... 该生素具创作夙慧 。 」


④ 联大国文系多数课程考试都很宽松 , 一般就是期末交一篇读书报告 , 不重抄书 , 而重有无独创性的见解 。 但朱自清教的宋诗课很严格 , 他要求学生记笔记 , 还要定期出题考试。


西南联大提倡学术自由

教授们上课无人干涉

想讲什么就讲什么

想怎么讲就怎么讲

(汪曾祺回忆录原文)


可以说是建立在

真才实学和独立见解上的

真·freestyle了


/ 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男子天团 /


更可贵的是

为保持独立之人格、自由之思想

整个抗战期间

虽然时代的主旋律是爱国救亡

但西南联大的校长和教授们

在政府命令与精神自由之间

找到了相对的平衡

让学生潜心学术、独立思考

保证思想言论的绝对自由

才造就了人才培养的奇迹


团团互动时间

你喜欢西南联大这种freestyle的

教学方式吗?

快来评论区和大家分享吧!


下方查看历史文章 

●上班已经这么辛苦了,确定不点进来看看吗?

● 一家四代13位军人,66年阅兵梦!撒贝宁、侯勇、李晨三次起立为他致敬!

● “我遇见了152年一见的蓝血月,什么时候遇见你?”

▶来源:四川共青团新媒体中心授权转自搜狗输入法公众号「字媒体」,互联网新青年趣味表达第一站,让文化有梗,让你有趣,用聪明的方式撩撩世界。微信ID:字媒体(zimeiti-sogou),转载请标注来源。

▶编辑:文文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